奕敏编著《奕氏探源》

7月6日。收到奕敏寄赠的《奕氏探源》一册。奕敏编著,世德堂2022年2月自印本。感谢。

根据本书介绍:奕氏祖先在江西省抚州府,第七世迁徙至浙江省绍兴府昌安门外王公浦奕家溇。有奕、马、杨、章四姓建造当地境内土地庙一座,后又造一个奕氏老祖先老堂,所有祭祀上坟祭扫,四节期辰寿事情都在世德堂前。四时八节祭请各房挨次轮值,各房再到老老堂前祭请散胙叙会。

本书的章节结构为:一,姓氏起源;二,相关考证;三,家族史料:世系总表(第一世至第十五世),奕氏历代生讳时辰簿,余姚泗门《奕氏族谱》(节选),慈溪庵东奕源照《饮水思源》,上虞三汇奕茂璋口述史,海盐通元五九公支系简史,台湾世系;四,奕氏人物;五,硃卷赏析。

“序一”中讲到:南湖区凤桥镇有我们的老亲,南湖区余新镇有很多奕姓人家。以前的余新受“红毛”迫害很严重,死伤众多,人口锐减,到处都是衣冠冢和荒地,奕家人及一起的绍兴老乡背井离乡,只能选择这些当地人不愿意去的地方,开垦新的生活。

“序二”中,作者列出来自己的考证结果:1,奕氏族人由江西(抚州)迁徙至绍兴孙端镇王公浦村;2,三十一世起的字辈为:秉(炳)行春(椿)福纪;3,堂号世德堂;4,奕载当为南宋人;5,我族奕姓乃避祸改姓而来,得姓史在唐宋两朝之间。

1960年代的通信

补记。6月14日,上午,高兄周伟来到地文室,带来一些资料共赏。具体有:

一,嘉兴市初中乡土教材(内部试用)语文(全一册),有两个版本,时间大约在1993年左右;

二,致嘉兴县凤桥公社石佛寺小学吴老师转交双抢支援队第一连连部县委工作组陈毓尧同志的一封家信(带信纸两页,1960年7月29日);

三,德清县委工资办公室介绍信(1960年);

四,致嘉兴区专员公署手工业管理科的信封;

五,嘉兴市邮协一周年纪念明信片(1984年4月28日);

六,秦山核电站发电纪念明信片(1991年12月15日);

七,中央电视台海宁现场直播“天下奇观”钱江(海宁)潮纪念明信片(一套三张,2000年9月15日);

此外,周伟还捐赠了两册文献给图书馆,分别是:《运河初心集 38位共产党员的赤子之心》,    中共长安镇(高新区)委员会    自印本;《美丽海宁 海宁中学艺术特长生作品集》,    海宁中学    自印本。另外还捐赠了海宁核酸采样凭证等抗疫资料三张。致谢。

当天上午,我们还一起去嘉城集团,拜访蝶庵。并将《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第六卷:清代的书籍流转与社会文化》(徐雁平 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12月版)一册带给蝶庵。

高兄周伟所赠所示资料一批

6月22日。上午,高兄周伟到地文室,捐赠《悠悠运河:长安故事与传说》一册,高建林 编,自印本。高兄说,长安旧书店的老板明年打算结业关店不做了,送了他两本,所以转赠一册给图书馆。感谢。

编者简介:高建林,1946年出生,海宁长安乡贤。2012年至今参与大运河申遗,大运河(长安闸)遗产馆管理工作。致力于社会教育研究、长安历史文化研究、长安运河文化研究。主编《长安镇志》,著有《哥嫂集》《大运河长安段申遗资料集》《长安历史故事与民间传说》等。

高建林在“前言”中介绍,九十多岁高龄的蔡看老师,为本书与众见面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历史资料;老拔坝人王三男、许德庆等,实录了长安坝闸的运行;严圣荣等人,讲述了长安前世今生;网络写手发表的“八十老人长安记忆”,还原了它的古老面貌。

编者又在“后记”中说:本书除部分历史故事外,也掺入了较多的民间传说,因此会带来一些不确定因素。所以本书只作宣传长安地方文化之用,不能作历史资料引用。书稿来自大众口口相传,说法和版本可能有所不同,望阅者自我判断,本书编者不做解释。

除此书外,高兄还现场展示一些其他的地方文献,具体所见有:

一,海宁县钱塘江公社云龙综合厂发票(66年11月);

二,壬申年首日封,民丰造纸厂碱回收车间陶锦翔收,有南湖邮戳(1992年1月25日);

三,嘉兴电力文艺体育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纪念封(1995年9月28日);

四,著名爱国人士纪念邮票一套(李济深、沈钧儒、张澜、黄炎培,1993年印制);

五,沈钧儒纪念馆纪念封(1998年6月11日);

六,嘉兴邮电博物馆开馆纪念封(2001年5月28日)。

另外,周伟兄还现场查阅了《裘锡圭学术文集》(六卷本)的各卷目录,并将这些目录发送给一位朋友。

宋育麟先生捐赠家藏图书资料193册(件)

6月10日。一周前(6月2日),与宋育麟先生提前联系,来到紫阳街。宋先生说,他父亲宋宝绶前几年去世,生前是南下干部,1988年12月在嘉兴市区粮管所退休。有几个老物件,已经捐赠给嘉兴博物馆。现在还有一些图书文献资料,可以捐赠给图书馆,供有需要的读者查阅。

将这批文献资料带回图书馆。经过一周的整理、登记、统计,这批文献资料共计193册(件),其中有关粮食系统的地方文献比较丰富。除去一些政治读物外,其余具体目录如下:

题名    责任者    出版日期

嘉兴市现行粮油购销价格簿    嘉兴市粮食局    1985/04/01

嘉兴市粮油统计资料:1949-1980    嘉兴市粮食局    1981/12/01

嘉兴市现行粮油购销价格簿    嘉兴市粮食局    1987/07/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油标准    嘉兴市粮食局    1985/04/01

浙江省粮油统购统销价格规定    浙江省商业局粮油公司革命委员会    1972/05/01

证票工作手册    杭州市粮食局编    1974/02/01

粮食工作文件选编    温州市粮食局    1973/09/01

嘉兴县城镇(钲)粮食工种定量标准册    嘉兴县粮食局    1964/10/01

嘉兴县粮油统(收)购标准牌价及分等论价办法    嘉兴县粮食局    1961/07/01

番薯、马铃薯使用和保管办法    浙江省粮食厅    1958/06/01

大搞饲料生产(饲料专辑)    嘉兴县农业局    1973/03/01

市镇粮油供应文件选编    浙江省粮食局    1988/03/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标准    浙江省食品工业协会翻印    1983/06/01

嘉兴党史通讯“我为南湖增光辉”特辑    中共嘉兴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    1990/07/01

嘉兴党史通讯嘉兴剿匪斗争专辑    中共嘉兴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    1989/07/01

嘉兴党史通讯    中共嘉兴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    1990/03/01

嘉兴党史通讯    中共嘉兴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    1990/07/01

嘉兴粮食经济    嘉兴市粮食经济研究会    1986/01/01

粮食商业统计历史资料汇编1955-1980    嘉兴市嘉兴镇粮管所    1981/10/01

会议记录    嘉兴市市区粮食管理所    1980/01/01

会议记录    嘉兴市市区粮食管理所    1984/04/01

稳定农民粮食负担政策讲话    粮食部农村粮食管理司    1966/04/01

城市粮店工作基础知识 (试用教材)    上海市粮食供应公司    1982/04/01

粮食企业管理    《粮食企业管理》编写组    1981/09/01

细打细收颗粒还家 精打细算计划用粮    浙江省粮食厅印    1958/01/01

粮食储藏  保管常识    浙江省粮食厅编    1958/08/01

菜籽验货手册    中共油脂公司浙江省公司编印    1955/04/01

油脂保管资料汇编    粮食部购销储存局编    1958/10/01

粮食经济基础知识    《粮食经济基础知识》编写组    1980/06/01

冷榨豆饼做豆腐    新华书店发行    1957/05/01

几种主要植物油脂商品常识    中国油脂公司编著    1956/09/01

粮食工作法规汇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办公厅编    1956/01/01

粮食财会学习资料    《粮食财会学习资料》编写组    1980/03/01

粮食工作先进经验油脂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编    1957/03/01

粮食经济基础知识    《粮食经济基础知识》编写组编    1980/03/01

粮食商业知识    浙江省粮食局《粮食商业知识》编写组    1983/03/01

文史资料选辑  第二十六辑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1962/06/01

文史资料选辑  第二十七辑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1962/08/01

文史资料选辑  第二十九辑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1962/10/01

文史资料选辑  第三十辑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1962/09/01

我为南湖增光辉    黑龙江省新华书店发行    1991/06/01

城镇粮油供应文件选编    浙江省粮食厅编    1980/06/01

粮食商业初级业务技术知识    宁波地区粮食局编    1982/09/01

粮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经验选编    粮食部基层局    1982/03/01

加强粮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有关文件选编    粮食部基层局    1982/03/01

稳定农民粮食负担政策讲话    粮食部农村粮食管理司    1966/04/01

春粮收购验质作价业务学习资料(初稿)    浙江省粮食局购销处    1974/05/01

粮油仓库管理办法    商业部    1973/01/01

全国粮食基层企业管理经验选编    粮食部基层局    1982/02/01

农村经济政策丛书谈谈农村粮油购销政策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1981/12/01

粮食证票管理制度    浙江省粮食厅编印    1957/12/01

粮食油脂酒类产品质量标准汇编    浙江省粮食局    1973/03/01

粮油食品经营    北京新华书店发行    1984/12/01

粮食商业知识    浙江省粮食局《粮食商业知识》编写组    1983/08/01

嘉兴报 第241期        1987/03/13

嘉兴报 第261期        1987/04/17

嘉兴日报 总第8682期        2011/10/10

嘉兴日报 总第8924期        2012/06/11

钱江晚报  增刊        1988/12/25

浙江日报  第22781期        2011/10/10

浙江日报  第22780期        2011/10/09

浙江日报 第23026期        2012/06/11

浙江日报 第23022期        2012/06/07

浙江日报 第23027期        2012/06/12

浙江日报 第18486期        2000/01/06

浙江日报 第17642期        1997/09/13

浙江日报  新闻周刊 国际        2012/06/11

第四批财贸干部政治短训班分组名单(6.1-6.7)        

嘉兴市(镇)粮食商业网点调整和摆饰规划(1981-1985)        

宋宝绶同志  光荣退休证          1988/12/01

周大纶与周大经兄弟

6月8日。接到一个检索主题:“嘉兴人周大经、周大纶兄弟俩,庚子赔款派到英国留学,能否找到他俩的信息资料?”

经过多轮查找,逐渐找出一些资料。周大伦的资料稍微多一些,总结如下:

周大伦,英国剑桥大学数学专业毕业,浙江嘉兴人。1914年3月,他任职于1912年成立的华安合群保寿公司(创办人为吕岳泉)。入职后,他先是被安排在保单科负责缮写、核对保单,但是他很快通过了英国剑桥大学精算科目的相关考试。他原有较好的数学基础,专攻计算师的技术。经过数年的刻苦钻研,达到了胜任寿险计算师的水平。1917年初,以副计算师名义接任原精算师英国人第弗礼斯的职务。1928年3月12日,因为一次盲肠手术意外,周大伦病故于上海。他是目前已知的第一位专业从事寿险精算工作的中国人。数据库中有收录他发表于1911年的两篇文章:《寿险溯源》与《保寿事业发达考略》。

关于周大经,资料就更少了。只查出两条比较像的,不确定是否为同名人士。如果是同一人,则周大经于1912年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附属中学,随后利用返还庚子赔款的机会,前往英国留学。学成归国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工科土木门。所见资料如下:

一、1912年,周大经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附属中学。

见:《南洋公学 交通大学年谱》,霍有光,顾利民 编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2002.11

二、(北京大学)第二院注册课通告:预科、工科二年级代理丁班、土木门图画周教员大经来函:“因事回南,自本月十六至二十六,告假十一天。图画堂由各生照常画图可也。”此白。

见:《北京大学日刊》,1921 年,第809期 ,2页。

可供参考的相关文献有:

1.上海档案史料研究 第21辑,外文题名 :Shanghai archives & records studies,作 者 :张大伟,上海市档案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2016.12

2.上海文博论丛 2005.4 总第14期,陈燮君主编,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 2005.12

3.中国保险百科全书,魏原杰,吴申元主编,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 1992.09

唐际虞后人微博来信

6月2日。在微博上偶然看到一封为来自未关注人的私信,名叫“书协晓聪”。他说:“您好,看到您写的魏塘诗存一文,我是唐际虞的后人,想和您了解一些祖先的轶事,不知方便否?”
上班后,回复他:“抱歉,才看到。我对唐际虞没有什么了解,只是在工作当中接待读者,通过检索文献,了解了一点点而已。您可能知道的比我们还要多。”

嘉善唐啸登辑有《魏塘诗存》 (2020-08-14 09:09:37)
8月13日。下午,邵先生到地文室。一开始,只说是查阅嘉兴的地方资料,既讲不出人名,也讲不出书名。小辉只能给他打开一台电脑,再打开嘉兴数字图书馆页面,请他随便检索查阅。不久,邵先生又问:有个人叫唐际虞,有他的文集吗? 查了一下,是个嘉善人,著有《春星草堂集》。可是查《清代诗文集汇编》第六三五册,《春星草堂集》的作者却是沈丙莹。不知是否两人所著书名相同,俟考。邵先生又说:嘉善还有个人叫唐啸登,辑有《魏塘诗存》,这个书有电子版吗? 又上网检索一番,发现只在浙江图书馆有稿本,没有电子版。又与谈,发现邵先生与嘉善的金身强先生、戴丽女士等人颇为熟悉,对嘉善地方文献亦非常了解。

一封微博私信

6月2日。在微博上偶然看到一封为来自未关注人的私信,名叫“鹿柴同学”。他说:“老师您好,我是中国美术学院毕斐老师的学生,因为我的论文是关于汤垕的《画鉴》,而我注意到西冷印社拍卖公司多年前拍过一个《画鉴》的蒋本,老师您还参加过他们的研讨会。所以我想请问老师您是否还保留着《画鉴》蒋本的电子版,可否发我一份?谢谢老师!”
上班后,回复他:“抱歉,才看到。我对书画方面完全不懂,当年参加研讨会主要是去看“黄鲍顾校鲍刻”,对其他的都不了解,更加没有电子版。”

获赠《马牧港的前世今生》一种四册

获赠《马牧港的前世今生》一种四册

4月14日上午,嘉图地文室恢复接待读者的第四天,方建明先生来到地方文献部,捐赠《马牧港的前世今生》一种四册。方建明 著,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21年9月版。感谢。
封面折页上的作者介绍为:方建明,1961年12月生,浙江海宁马牧港蔡家埭人,中共党员。高中毕业后务农六年,先后在长安公社牧港大队、许村公社、中共海宁市委办公室、海宁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中共平湖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嘉兴市行政审批办证中心、嘉兴市物流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嘉兴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任职。现已退休。


“前言”中介绍:马牧港,古称“马牧”,约占如今海宁市长安镇金港村一半的土地和人口。方圆不过一二里。有码头功能。在现代交通兴起以前的约三百年时间里,马牧港是钱塘江北岸的一个江河联运码头、人货集散之地,曾经相当繁荣。书中所称的“马牧港”,指的是包括马牧港集镇在内的原牧港大队,及与马牧港集镇紧挨着的胡斗村庙前埭、谢家埭、胡家兜三个自然村落。“马牧港集镇”,指的是东到马弥庙、西到积谷桥、南到鱼鳞石塘、北到翁金公路的马牧港自然镇。


全书主要内容有:地名的由来;历史沿革;兴起与衰落;曾有的大户与名人;道路、河流及桥梁;寺庙庵坛;其他历史古迹;教育、科技和群众文化;20世纪70年代的大队、生产队和农户;20世纪70年代的社员生活;曾发生过的突发事件;民风民俗;常用方言俚语;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党政组织;2021年的马牧港。共十五章。


关于马牧港名称的由来,作者分析:马牧港南面原来是大片大片的沙洲,当时称南沙。南沙一带有十座山,曾经是狩猎场和马场,一直持续到清代。因此,把马场旁边的河流定名为“马牧港”,也就顺理成章了。


马牧港的区域面积约1.8平方千米,12个自然村,1个自然镇,14个村民小组。2020年底,共有总户数507户,1982人,可耕地约1750亩,河流、池塘、浜兜等水域面积约200余亩。


该书的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中,归类入乡镇地方志。

檇李詩文合集七一冊(3)

檇李詩文合集七一冊(3)
未編號
此冊起仲璣,至諦海,共四十二人。處芳。
仲璣141
宿藺相如故里141
金慎143
柿林新居143
仲驤145
酬文衡山翰林韻145
仲春147
養蠶詞147
仲秋149
題畫二首149
張玠151
過友人山莊送春151
仲曰仁153
竹徑153
仲聞韶155
德州渡河155 題仲氏書堂(在濟寧州魯村山下)155
邵璜157
題畫157
胡振鷺159
過禾城159
嚴汝賢161
禾中訪道士161
應敬修163
鴛湖秋泛163
郭起鳳165
人日和蔣相公韻165 月夜165 過慈航上人故居165
項再斯167
本覺寺重建蘇長公三過堂次壁間孤雲上人韻167 鈕明府書城偕飲岱青話別167
王廷佐169
游三臺洞169
張翊清171
秋思171 寄仇太史滄柱171
邵燝173
花朝雨霽173
張起文175
自江右歸題二銘草堂壁175
仲之雯177
送春177 天竺僧樓看雨177 立秋177
仲大年179
春晴179
仲學孟181
烏戍181
仲學周183
黃秋浦漁舟圖183
張雄敬185
雪窗偶吟二首(錄一)185 新霽與延叔弟泛湖185 不寐185 送陸滄生185 自亳都之汴185 隨堤186
嚴文瀾187
山居187 九日登千佛閣187
嚴珠189
贈中表陳兄湘南189 西湖189
黃如霦191
書懷二首191
李養源193
春日江邨193
張鏴195
題畫菜為黃生叔堂195
張煇祖197
洞庭山下晚泊197 詠藕酬翰舟197 聯雲嶂旁有雲梯197
張念祖199
秋日集梅玉山房玩月得香字199
沈元勲201
東陽旅舍201 春日游武林201 秋杪病起201
陳天孫203
讀書203 春日遣懷203
嚴璣205
舟中見新月205
嚴璿207
旅窗苦雨207
邵樹聲209
南明山石壁觀米元章書209 渡錢塘江209 巖瀨釣臺209 南明山209
邵壎211
登慈雲閣211
李西銘213
答張方山過舍看菊韻213 甲戌元旦213 初夏即事213
沈溶215
和獻廷踏月過椿桂堂韻215
張鎮217
秋日白燕217
邵樹芳219
西湖秋夜219
嚴文選221
西湖221
諦海223
同人賞玉蘭花即席賦223 能仁寺223

檇李詩文合集七一冊(1)


續檇李詩繫姓名索引(“深”字卷)
曹元方7
邯鄲9
金永昌11
蔡貞女詩11 繡水華觀光百歲壽詩時己未十月十日13
胡光龍15
丁酉夏日臨宋石門真蹟15
嚴光錄17
移家南村17 客邸遇洪五瀚文17
王鴻宇19
滄浪亭19 夢與許晦雲月夜泛鏡湖19
陳源21
喜父執任徵五先生枉遇21
楊世清23
題北舫遺稿23
胡漟25
盆中金魚25
張清濂27
戊戌冬日厚薌姪建祠南園奉高曾祖考等栗主春秋祭祀敬賦二律以誌景仰27
張承祖29
丙戌重陽同人聚飲式卿表兄適園翌日主人索詩賦呈31 有感和壽臣妹丈韻32 秋砧33 秋衾33 詠雪33
趙淳履35
題劉瑞圃南磵訪僧圖35 同友訪張氏涉園35
沈玨37
紀別詩四首37
張紘43
答意林43 野步45
沈曾植47
四月十七日得蘗庵宧訃音47 七月廿七日為蘗宧百日禮懴於清涼下院病不能與哭不成聲詩不成句魂兮歸來哀此病叟50
周福柱59
胡處士天岫山將歸硤石野渡客舟已發同會稽沈秀才飛池躍集小齋分韻59
劉錫勇61
茶醉詩61
張祖廉63
題沈藻卿畫雙鴛64
吳徵67
南屏輯印三世遺詩屬題67
徐煥謨69
贈盧蓉裳(福基)71
張宗英73
題畫水仙73 題畫菊73
錢志澄75
晉北之官楚南詩以誌別75
錢振聲76
辛未十一月初五日為兒子(健)四十生朝余自七月十二日臥病至今才有生意口占數語誌幸76
共二十二人,內明一人,閨秀一人,補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