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两周前(16日),岳钦韬老师到地文室,赠送湖州地方文献四种。感谢。这四种湖州文献分别是:
《影响中国的湖州人》,湖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编,中华书局2019年版。2019年,湖州召开了首届“湖州人大会”,以此为契机,编纂了本书。按朝代收录湖州人物,其中上古时代2人(舜、防风氏),先秦两汉7人(干将莫邪、范蠡、春申君、蒙恬、项羽、姚平、沈戎),三国两晋南北朝8人(曹不兴、王羲之、沈充、谢安、陆修静、沈约、吴均、陈霸先)。其余不一一列举。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湖州》,中国国家人文地理编委会 编,中国地图出版社2017年版。“序”中介绍:书法、绘画、藏书、刻书、印书是湖州人最喜爱也最擅长的事情,“湖贾书客各乘舟,一棹烟波贩图史”,由此构成了文风繁盛、教育发达、科举盛行、书肆兴旺、人才辈出的文化生态。全书分为十个章节,分别为:湖州名片,湖州概况,历史溯源,清丽湖州,文化之邦,名人荟萃,民俗特产,红色记忆,发展成就,城市蓝图。其中“藏书文化”选用了嘉业堂照片三张。
《吴兴备志》,明·董斯张 著,湖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整理,浙江古籍出版社2021年11月版。姚国强、王润生、张剑 点校。“前言”中介绍,本书以1914年刘氏嘉业堂《吴兴丛书》刻本为底本,主要以《四库全书》为辅本,并参考《吴兴备志》中所征引的现存文献,终以定稿。
《湖州方志提要》,沈慧 编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版。浙江大学仓修良先生在“序”中介绍,沈慧同志是湖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的研究员,退休以后,集中精力对湖州历史上所编之各类方志进行系统研究。全书共收录湖州新、旧方志共424种,其中新方志171种,旧方志253种。被认为“第一次摸清了湖州方志的家底”。
月度归档: 2022 年 9 月
一楼大展厅“虎展”
9月28日。一楼大展厅“虎展”。展览前言:2022年,生肖虎,壬寅年。为了鼓励全民积极参与野生动物的保护活动,同时帮助孩子们从小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正值农历虎年,我们举办本次虎展鼓励小朋友通过力所能及的方式参与到虎的保护中去。
老虎作为食物链顶端的物种,其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与生态价值。我国曾经是虎亚种分布最多的国家,我国曾经分布有5个虎亚种。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孟加拉虎(Panthera tigris tigris) 里海虎(Panthera tigris virgata))印支虎(Panthera tigris corbetti)。现今这五个虎亚种中仅有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境况要好一些。我国特有虎亚种-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已经野外灭绝。古往今来,有众多诗人写诗去描绘虎,明代解缙在《猛虎顾彪图》写道: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故画虎者,无不从“威”下手,在一般人的印象里,虎是力量与王者的象征,但在小朋友的笔下却画出了别样的味道。萌虎、憨虎、俏虎·…各式各样,各姿其态,尽显童真、有趣、可爱的天性。
本次展览得到了央视《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的转播顾问、第一个深入非洲保护野生动物的中国人星巴老师的鼎力支持。目前,他正在美国研究美洲狮,工作之余仍抽空发来了祝贺视频,给小画家们送上了极大的鼓励,并为此次画展送来了祝福。另外也有幸得到了嘉兴市美协、嘉兴市书协、秀洲区文联、秀洲区关工委、浙江省画虎艺术研究院的支持和肯定,在此一并感谢,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此次展览一定会圆满举办。虎年,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展览“前言”署名为杨鋆鑫。
高贤先生捐赠《记忆中的善琏:湖笔小镇故事》《南湖大桥文化》等书刊
9月28日。二十天前(9号),高贤先生带他女儿高洁楚楚一起来到地文室,捐赠《记忆中的善琏:湖笔小镇故事》二册、《南湖大桥文化》二册、《蒙溪》总第2期六册、《再演》一册等书刊。感谢。
《记忆中的善琏:湖笔小镇故事》,沈虹、徐建新 编著,浙江摄影出版社2020年10月版。本书主要讲述的是善琏湖笔文化、桑蚕文化、孝善文化。全书分为四辑:湖笔闻录、名笔名人、含山传奇、乡村笔记。
《南湖大桥文化》创刊号,2022年第一期,南湖区大桥文化学会 主办,巢松良 主编。十六开,厚达134页。本期共收录文章82篇,足有一本书的分量。分为十个部分:关于我们,城乡往事,岁月如歌,梦萦胥山,缅怀故人,美食荟萃,春满人间, 人生百态,抗疫之歌,诗与远方。其中收录有高贤先生《窗下》《胥山诗话》两篇作品。
《南湖大桥文化》第二期,巢松良 主编。栏目略有调整,新增有“成长历程”“生活闲趣”“四季如春”“先贤轶事”等版块。其中“先贤轶事”栏目收录文章五篇:《步云有个大名人》(巢松良)、《大桥先贤:张日华授徒自给》(何志荣)、《大桥先贤姚绶》(孙志强)、《怀念大桥傅连根》(欧福泰)、《大桥先贤:徐石麒矢心报国》(何志荣)。
《蒙溪》2021年第1期,总第2期,沈虹 主编,湖州善琏镇蒙溪文学社主办。收录高老师的《鸳鸯湖感怀——为建党百年而作》诗十首。高老师说,小时候曾经在那里生活过。
《再演》,高洁楚楚 著,运河艺术团、嘉兴书画社 联合出品。这是一本漫画册,十六开,铜版彩印,薄薄一小册,仅有12页。文末落款为:“看了太多藤口树的影人”。封底标明:限量两百册,第001册。封三有作者简介,记录了高洁楚楚2019年9月入读秀水学院以来的画艺成绩与艺术经历。另外附赠一份《嘉兴日报》(2022年7月29日),第6版介绍了“驿站里的漫画展”。
本次捐赠编号为今年的 43号(高洁楚楚)与44号(高贤)。三人特意选择在“百年嘉图”展板下合影留念,高老师说:“我的祖父高可安,1960年代在嘉兴图书馆古籍部工作过。”
吴齐正先生捐赠自著《中国十大古桥》三册
9月27日。上午,吴齐正先生来到地文室,捐赠他新出的著作《中国十大古桥》三册。吴齐正 著,浙江摄影出版社2022年5月版。感谢。
吴齐正,江西南昌人,1940年生。高级工程师,古建筑文化学者,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特聘教授,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中国石桥研究与保护委员会委员,江南石桥文化研究会顾问。长期从事公路与桥梁建设和管理工作。
吴先生对各类书中提到的名桥进行重新梳理,针对建造技术、构造特点、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等方面的诸多新认知,提出了“中国十大古桥”之说。
这“十大古桥”具体是指:北京丰台卢沟桥、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河北赵县赵州桥、江苏扬州五亭桥、江苏苏州宝带桥、福建泉州洛阳桥、广东潮州广济桥、广西三江程阳桥、贵州福泉葛镜桥、四川甘孜泸定桥。
吴先生说,这十大古桥,其中九座他都实地考察过,只有四川甘孜泸定桥,因为实在太偏远,位于藏区大山中,交通不便,至今没能实地踏勘。
本书主要反映古桥的现状、历史沿革、基本构造、建筑特点、装饰艺术、诗词楹联、人文内涵、典故逸事等,解读它们的前世今生,力求使其具有史料性、知识性和可读性,并配以59幅精美图片(彩印),图文并茂,使之成为一本科普性古桥文化读物。
吴先生该书,能够做到将古桥的历史文化与建筑构造特点两方面结合起来讲述,是本书的主要特点与长处。
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吴先生本人勤于书法练习,日常临写小篆、隶书、楷书。本书的书名即是由吴先生本人亲自书写的小篆作品。
末代秀才詹鸣铎的《我之小史》
9月7日。到一楼外借部,借来末代秀才詹鸣铎的《我之小史》一书。今天桐乡俞先生要来地文室,专门看这部书。
图书馆一楼报刊阅览室整个区域准备装修改造,从9月8号起,原报刊区域,以及外借部的K类图书、科技类图书、综合类图书、一部分文学类图书,将被装修区域封闭起来,不再能借阅出去。
《我之小史》,詹鸣铎 著,王振忠、朱红 整理校注,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封面折页中介绍:新发现的章回体自传《我之小史》,是目前所知惟一的一部由徽商创作、反映徽州商人阶层社会生活的小说。
葛兆光先生作序:《本无畛域——从<我之小史>说到资料的解读》。王振忠先生有代前言:《我之小史》的发现及其学术意义。
其中第三回为“到石门旋及嘉善,返故里先过杭州”。第98页讲到:“当日初到嘉兴府,游江一经堂墨店,该店亦湘伯所开。父亲与我上街,买得宁绸马褂一件,给我穿着,并买加香肉,用荷叶包到船中下饭。……我随父亲当日到嘉善,初及公署门外,左顾右盼,见左右二辕门,左书‘嘉猷’,右书‘善政’,其当中门楼上,则大书‘嘉善县’三字。入其内,过‘公生明’,至大堂,仰视绅耆敬送匾额,及两傍高脚牌颇多。”对嘉善县衙的布局设置,描述颇为详细。
看完该书,俞先生还到二楼参考阅览室,查阅《中国运河志》一书,邹逸麟 总主编,江苏凤凰科技出版社2019年版。嘉图馆藏只有“人物”与“附编”两册,不全。“人物”卷还分给了运河智慧书房,总馆当天查阅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