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见《(衢州)文林朱氏宗谱》总目录


8月24日。四天前,周六上午,朱阿姨来到地文室,说:“我是第一次来,想查一下海宁朱氏的家谱资料。”
据朱阿姨口述介绍,她小时候是住在海宁盐官镇上的,家里是五进的大宅院,有朱氏祠堂。祠堂里挂的有凤冠霞帔、朝服、古钱币(刀币、圆孔钱、方孔钱)。老宅所在的老街,名字是“南氏巷2号”。她的祖父朱惟成(1877-1926)开有“过塘行”,把货物从萧山、绍兴运至海宁,类似于现在的货运公司。她的高祖是从衢州迁到海宁的,之前在衢州也有很大的一片宅院。
这样分析一下,既然是从衢州迁到海宁的,那么跟海宁本地的朱氏可能就没有太大关系了。更应该查的,是浙江衢州的朱氏家谱。 当然,大体上,江南朱氏都是朱熹的后人。
联系衢州图书馆的戴老师,得到了大力支持,得以见到《(衢州)文林朱氏宗谱》的总目录。内容很丰富,抄录如下:
封二 紫阳宗卷,封三 文林胜景 古诗二首, 理事会成员合影;敕命一至四,总目录一至三;朱氏源流,文公先生谱序,朱氏统宗世谱叙,建阳朱氏统宗谱序,信安同宗朱氏谱引,文林朱氏宗谱序,壬辰年重修谱序,己未重修谱序,附录 戊午修谱中止己未续成序,己丑文林重修谱序,文林村重建祠堂记,壬辰年(光绪十八年·1892)建造中堂名次。
文林村继建前堂并门楼序,辛亥年重修谱序,辛未年续修紫阳宗谱序,辛未年文林朱氏谱序,辛未年续修紫阳宗谱序,丙戌年续修宗谱序,丙戌年(2006)重修宗谱序,凡例二十则,每年冬至给胙额数,文公年谱,徽州朱文公祠堂记,文公先生祠堂记,婺源朱塘晦菴亭祠堂碑,考亭书院记,紫阳书院记,县庠朱文公祠堂记,重修徽国文公朱先生祠堂记,文公通礼、家礼,《朱子家训》浅析,朱熹与衢州。
直方翁序,先哲公序,光远公小传,赤衍子记,望川太亲翁序,太亲翁朱望川先生事略,渭川公序(讳美全),朱氏轶凡公传,克训公序,松泉公序,国学生朱林高亲翁序,国学生朱君林高先生序,朱凤鸣序赞,克清翁行传,族宗克清翁序,朱君辉山公传,剑泉公序,剑泉公序,纯癦公传。
朱逢其君行传,行亨十一良模公传,圣模先生倡首重建门楼并增世谱记,亨二十良熙翁行传,良弼先生行传,道美自序,贤杰翁传,朱耀荣自传,朱利民自传,朱烈自传,朱纯斌自传,贤良自传,朱建芳自传,晓靕自序,德臣自序,学成自传,朱云自传,学熙自传,良瑾自传。
振誉公传,朱映雪夫人张荆娣传,希勉公夫人徐氏秋菊高寿记,美韶公夫人胡氏传,节孝录,赠节母吴安人序并诗,节母陈太孺人序并诗,剑泉公继配方氏宜人八旬悦诞亲友增序,朱母顾太孺人六十寿序,历次修谱(建造祠堂)捐款名录。
卷之三:行传上卷(自第一世至文林第十七世振家辈)。
卷之四:行传下卷(自文林第十八世纯字辈至第二十四世敬字辈)。
卷之五:世系图。
卷之六:暝蛉派系图(附卷之五后)。

海宁朱阿姨寻根问祖

8月20日。上午,傅先生到地文室,查阅《再续檇李诗系》,又名《鹦湖诗识》,在《檇李诗文合集》第61册。后附有《鹦湖词识》。不久,朱阿姨也到地文室,说:“我还是第一次来,想查一下朱氏的家谱资料。”据朱阿姨口述介绍,她小时候是住在盐官镇上的,家里是五进的大宅院,有朱氏祠堂。祠堂里挂的有凤冠霞帔、朝服、古钱币(刀币、圆孔钱、方孔钱)。老宅所在的老街,名字是“南氏巷2号”。

她的祖父朱惟成(1877-1926)开有“过塘行”,把货物从萧山、绍兴运至海宁,类似于现在的货运公司。她的高祖是从衢州迁到海宁的,之前在衢州也有很大的一片宅院。不过既然是从衢州迁到海宁的,那么跟海宁本地的朱氏应该是没有关系的。更应该查的,是浙江衢州的朱氏家谱。

另有一部家谱,讲到了“朱元明”,没准就是朱阿姨这一支的祖上。该谱的著录信息为:《朱氏族谱十二卷(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修于民国9年(1920)。始迁祖胜祖(原名升远),元末自江西乐平迁居湖北麻城麻溪河。子元亮、元善、元海、元忠、元贞、元明分启六房。卷一谱序、族议、规约、凡例 、世派、祀田、祀先仪节,卷二祠记、墓志、传,卷三私祖祀田,卷四至五世系图,卷六至十二世系派表。书名据版心、书名页、目录题。石印本12册。收藏在上海图书馆。

【汾阳郭氏谱】

2021年2月2日。【汾阳郭氏谱(完)】仿古线装,2020年当代重制版。卷目有:原谱,录旧谱序九首,宋仙游碧溪谱序,元莆田魏塘谱序,元龙溪官埭谱序,明正德壬申重修谱序,明嘉靖甲申重修谱序,明嘉靖戊子重修谱序,明嘉靖戊午重修谱序,原世,附录长乐庙碑魏塘祠记凡三首,梁开平四年王想重刻长乐汾阳庙碑铭,元至大旌表郭氏世美堂记,世系便览,第宅纪,坟茔纪,祠堂纪,祭产纪,附祭产合同,元房纪,贞房纪,仕籍考,行谊考。始祖信息:长子赟拆泉之高桂坊,次子质居本邑碧溪,号钱龙公,碧溪始祖也。谱系渊源:郭之谱,始汾阳,自光州入闽也,在仙游有碧溪谱,在莆田有魏塘谱。入漳之祖,曰贻厥,四传,孙曰藏仁。自魏塘迄官岱,别为一谱,藏之名山,皆宋元时谱也。该谱为观书堂数据库商赠送。有“浅草文库”“观书堂”等印章。2020年12月8日入藏嘉图。

【三槐堂碑坝王氏族谱】


2021年2月2日。【三槐堂碑坝王氏族谱】,线装,2013年印制。卷目内容有:王氏祖训,照片31幅,捐修名单,编修委员会名单,碑坝镇王氏家谱序,凡例,八二年碑坝公社区划图,碑坝镇概况,族谱祖训,族谱家训,王氏人物志,文武公世系图,碑坝王氏文武公下齿录,编后记,怀恩网帐号速查表。始祖文武公,字平南,元至正十八年戊戌十一月初一日子时生,明永乐八年庚寅九月十九日辰时殁,葬碑坝镇白雀山,有碑。该谱由湖南怀恩公司网上修谱。2020年5月23日,小辉购于吉水路老韩旧书摊。2021年1月8日,转赠嘉兴市图书馆收藏。

任氏族谱(崧厦严巷头任氏文铭公派下)

2021年2月1日。《(崧厦严巷头任氏文铭公派下)任氏族谱》。主修:任锦尧,編纂:任锦尧、王伯安、董昭儒、任森炎、任尧根,宗族堂名:严巷头。卷目内容有:图腾释义,伟人论谱,任氏族标,编委会合影,任氏宗族支谱首次会议近影,任氏十五十六世主要成员召开修谱座谈会合影留念,上虞严巷头任氏文铭公派下族谱序,任氏族谱家训,凡例,附长房分书及卖屋契,附生辰纪录,附五知堂图,严巷头任氏地形图基本概况,任氏宗祠图,观张湖庙有感,缅怀任李河,回首百沥河,文铭公图像,志德、林德公图像,墓碑图,重修文铭公墓碑记,纪堂公传,沉痛悼念佰尧君诔辞,文铭公派下族谱排行字母,世传排行次序表,入谱人员统计表,世系图,宗亲行传录,文铭公派下嗣孙奇英近照,任氏首届重编族谱藏谱单位与分户姓名,任氏家族编纂族谱捐款芳名录。始祖任文铭,世居绍兴上虞,但文铭公以上之谱已经佚失。董昭儒先生在《族谱序》中讲到:严巷头任氏一族,本系阀阅世家,淳厚至诚。曩时曾辑有《任氏宗谱》传承于世。惜乎在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竟惨罹浩劫,毁灭殆尽。以致今日任氏之渊源未详,始祖之迁徙不明,先人之名讳莫识,同根之亲疏难分。绍兴董昭儒先生捐赠。

【钱家山董氏金慧公派下族谱】

2021年2月2日。【钱家山董氏金慧公派下族谱】,董昭儒修撰,2013年胶装本。卷目有:钱家山董氏家族第二房金慧派下之家世渊源记,金慧公派下新增字母排行,钱家山董氏二房金慧公派下世系图,钱家山董氏家族始祖行传,藏谱户名。谱系渊源:明初,董氏鼻祖洪祖公,择地东山(原石厂,今青坛之越联),从雪窦徙居于此。本支派排行字为:兆金启鹤,正锡其泽,宏宣宗德,励志惟勤。2021年2月1日入藏嘉图。绍兴董昭儒先生捐赠。

【高泾王氏家谱首纂】

2021年2月2日。【高泾王氏家谱首纂】,主修:王张明,2014年精装本一册。卷目内容有:位置图,国君赞家谱,王族图腾及义释,高泾王氏始祖像,目录,凡例,家训,东关高泾王氏家谱序,概述,善举志,铭人志,创业志,世系行传,理事会及捐资芳名,后记。谱系渊源:本地高贡、王家泾王氏,距今六百年左右迁入。前无谱牒,难以承前。本地王氏始祖,约于明朝初期从山西太原三槐堂徙入,至今繁衍后裔二十五代。始祖已无查考。只知族内在世最长辈春泉公为本地王氏第二十世。即在本次编谱中以此溯排世系和辈分。董昭儒先生捐赠。

【追远堂张氏宗谱】

2021年2月3日。【追远堂张氏宗谱】,主修:张泉林;編纂:张达权;宗族堂名:追远堂。2010年第六次重修,2012年胶装。卷目内容:历届纂修宗谱序,祖训祖规,历代传赞,藏谱字号,禁约规额,祖茔祭田,尊祖怀亲忆旧记述,祖宅,祖宗肖像,附历史大事记(王坛八年抗战前后之变迁概况,天宝桥演变记,普济庵,重建大王堂(塘)土地庙记)。谱系源流:张景良,号月山,世居青州,因兵燹流离,而籍于西阳山下,实为张氏之鼻祖也。始祖雷发公,祖居于绍城灵芝镇西郭门外之白鱼潭,与其父执教于会稽陶隐之石厂(东山),后定居于青坛张家湾。后传至四世分六房。董昭儒先生捐赠。

获赠《记忆嘉兴(再续):杜镜宣摄影作品》24册

7月27日。上午,经过提前电话联系,并预约图书馆业务用车,来到月河历史文化街区北面杜镜宣先生的工作室。杜先生赠送他新出版的《记忆嘉兴(再续)》一书,共一箱24册。杜镜宣 著,中国摄影出版社2021年12月版。捐赠证书编号为DF2022032,致谢。

该书的装帧设计与前面两部保持一致。封面题签为武亮靓,装帧设计为钱晓东。封面印有:“一位老摄影家镜头下的城市变迁人世沧桑”。

全书分为五章,分别为:中山路蝶变1964-2012;老街巷拾遗;往事留印痕(人文/风光);古运河遗韵;空中瞰禾城。附录有“来自省、市的鼓励”一篇。

杜老师在“自序”中介绍:“我的摄影作品集《记忆嘉兴》及其《续集》,先后于2012年12月和2016年10月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为了延续它们的生命,我把整理好的1230张老底片及相关历史资料捐赠给了嘉兴市档案馆。档案馆把我列入‘嘉兴名人录’,方便按号查阅。本以为到此可以告一段落,也算圆满,不料在兜底整理旧档时,我发现还有百余幅老照片漏编了。……思考多年,决定再续前篇,致臻完璧。”

另外,杜老师还在“编后”中说:“《记忆嘉兴》再续,是我的最后一本摄影作品集。和前两本一样,内容时间跨度四五十年。在这本作品集中,关于中山路的照片截止于2012年,之后的巨变,自有时贤续写。关于老街巷和过往旧事,虽属零星片段,但也是历史留痕,每一幅照片背后都有一个老故事。关于古运河遗韵,嘉兴因水而生,因水而兴,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我常年活动于运河两侧,拍摄了不少与运河相关的照片,择其韵者选刊。关于空中瞰禾城的图片,是我和杜星父子两代人于1985年至2012年近三十年间俯瞰嘉禾大地、见证美丽蜕变的接续努力。”

书的最后还有一句“附言”,值得注意。杜老师说:“近年一些单位、网站、部分饭店使用我的老照片,不通知,也不署名。实为侵权!希望共同遵守国家版权法。有需要者尽可和我联系。千万别做盗版之事!谢谢。”在此,我们也一起呼吁,请大家尊重知识产权,提高版权保护意识!

另外,当天还去了嘉兴美术馆(瓶山老馆)、方大文老师家里,获赠了一些嘉兴地方文献。以后择机另文介绍。

读雪克《湖山感旧录》

7月15日。查询1957年一位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名字。相关信息如下 :女性,曾经在苏联生活过,是建党初期的老党员。1957年前后担任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她一生跌宕起伏、大起大落,坚守信念、反思历史的革命一生,令人敬仰。2012年出版了这位女性副部长的传记。相关信息来源于:雪克《迟到的怀念——关于焦梦晓书记的片段回忆》,见于《湖山感旧录》,中华书局2021年版。

经过多次检索,后又咨询申屠兄:“会不会是这位?  1950年8月,陈修良被调任上海市委基层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从此就离开了南京。1955年2月,又被调任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代理部长。1998年11月6日凌晨,陈修良溘然长逝,享年91岁。”

答复:“应该是她。我因为研究沙文汉而对陈有些了解。她是曾任我省宣传部副部长。是创党初期的老党员,江总书记称呼她老大姐。雪克是陆蓓容的外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