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自:《檇李詩文合集》第65冊。
(丁亥冬至前三日錄竣。此冊皆從史選本轉錄者。史名㕠梧,嘉興人,嘉道間選國朝人詩錄,似未刊,有傳抄本。從周君翔瀛處借得鈔錄。)
徐炯97
歲暮即事97 贈吳秋槎97 述懷次吳秋槎韻98 秋懷步一首白眉韻98 聞雁98 映山紅為邵益病詠98
朱翰宣99
題胡良思( )江陶月圖99
顧旻101
聆洪洊修先生詩話次韻奉酬101
馮錕103
西塘曉渡103
陳永105
題方鏡塘載書圖105 夏日苦熱作長句自遣105 半山舟次和汪印兆韻106 送吳簡齋之太平四首(錄二)106 和桂艇韓觀察游琉璃庵韻106 八月望後同人海寧觀潮即景107 留別曹燃光107 龍城雜詠(龍城即化州)107
錢昌齡109
癸亥春日同人賦春草詩各出倩新余方居憂憔悴無生理矣吳子修強余和作傷孤根之不深感春暉之未報聊寫哀思以質群雅109
王曇111
查橋()館值鐵雲姨丈松郡未歸作詩見意是日得奉先生手書(四首錄二)111 住穀城之明日謹以斗酒牛膏合琵琶三十二弦侑祭於西楚霸王之墓(三首錄二)111 答鐵雲姨丈(四首錄二)111
謝鈺113
和友詠菊原韻113 詠鴨和于莘耕113
夏復森115
江寧觀象臺題壁115 家中手植老梅為僮所伐詩以弔之115 秦淮夏集115
李鶴齡117
王弇州祠堂117
凌昌穀119
水銀119 玉蘭119
查機121
初至石州官署感懷四首錄二121
錢應梅123
曉發京口123
徐令125
詠相思草125 詠黃楝頭125
徐寶璐127
七夕詞127 放歌行127 對雪有懷家崑霞兄客越州128 會稽道中128 自南亭掛席至武林128
蔣浩129
鬱彼荊之樹為海鹽馬愚庵(國偉)少白(用俊)作也129
方廷嶼131
題松泉圖131 贈楊南澗131
鄭挺133
人日雨 江西道中作133
周青遠135
自合陽歸里舟中襍詠135 壬申重九日登金陵北城曠觀亭135
李汝章137
夜歸137 行人怒137
崔應榴139
真州客夜139 吳江夜泊139
夏志熙141
送吳丈渚翁之揚州141
李清華143
烏桕枝詞143
顧牧雲145
游隆中臥龍岡題壁145 感賦145
朱文淳147
乙巳仲春宿圓津庵二首147
汪大綸149
同張花麓楊非石釋超塵坐飛來石下分韻得飛字149
褚聲151
憶梅灣二十首(錄四首)151
楊志梁153
送史雙梧(蘭)之濟南即和元韻153
馬永芳155
題槜李尤叔子萃蝶弄荷包牡丹155
(以上乾隆)
吳寧157
新秋夜驟雨同梓廬作得聲字157 春草同和子脩弟作157 秋日聞蟬同梓廬作157 追次曝書亭集蟋蟀韻詩同梓廬作158
吳修(寧弟)159
題錢籜石畫竹159 春草和朱梓廬作159 舟次吳門懷梓廬并寄藥物159
汪穀161
閏六月望立秋詠白蓮花和朱梓廬作161
錢悅曾163
立冬前四日同朱梓廬(休度)郭氏按對雪作用東坡北臺詩韻二首錄一163
戈溫如165
擬田家雜詩165 曝書亭166 垂裕堂166 夜次楓橋166
顧其銘167
為未婚守節者作167
謝淵169
野田黃雀行169
卜兆熊171
南村171
朱星渚173
憫河決173
馮光曦175
贈史雙梧(蘭)即和寄懷韻175
邵澍177
失題177
馮登府179
齋中讀經詩八首錄二179 漢瓦硯歌為錢警石(泰吉)賦179 無錫寄錢梅溪詠180 喜家大人自京回里180 夏日和李明經遇孫180 顧亭林先生故居181 寄斌觀察立耕師通潞181 澹園春興181 出都雜詩182
陸應龍183
壽姚母魏太恭人八秩生辰183
黃安濤185
姚母魏太恭人八十壽詩185
懷周溥187
黃山松歌壽姚母魏太恭人187
朱鴻189
奉次梓廬夫子原韻189 飲巽妙軒奉答梓廬夫子189
胡金勝191
舍北觀獲稻191 紫茜邨莊懷沈南疑先生191 春日過黃石吟墅訪蔣華隱浩別後寄懷191 陸經歷殉節詞(有序)192 野田黃雀行193 寄鍾箬溪大源193 王江涇193 懷朱雅山194 客夜194 懷徐文香沙祖鎏194 移居和巽泉伯父(二首錄一)194 初夏邨居195 感懷寄徐丈香沙195 秋夜宿清谿村舍感賦195 聞雁196 對月口占196 秋興196 題馮()汀荷靜納涼圖196
(以上乾嘉間,共四十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