檇李詩文合集六八冊2


續檇李詩繫姓名索引(“照”字卷)
項德新175
題竹樹蕭疏圖175 為秋潭老人寫便面175
項以淳177
伍王廟177 三過堂178
張師範179
客問吾鄉179 雨過籬門山房180
錢濤181
暮春書事181 西湖懷韓忠武181
盧景昌183
烏鎮紀難詩(十首錄四)183
顧福仁185
讀楊利叔同年詩草即吟送別185 荊南紀事呈慕韓厲公學潮185
殷瑞霖189
戊辰七月畫梅寄定廬五弟189
吳寶清191
雙溪拾遺吟(錄五)·王家墳191 寶峴樓191 北宮192 唐家花園192 鮑氏讀書樓193
徐樹昌195
東箴劼疊韻195 宴厚香宅三疊韻195 呈俁庭丈五六疊韻196
唐步雲197
題顧紫珊先生城南樵唱197
夏之椿199
題顧紫珊先生城南樵唱199
夏之森201
題顧紫珊先生城南樵唱201
程兼善203
題顧紫珊先生城南樵唱203
錢紹楨205
紐約臘人院有一蠟人華裝趺坐能與人對奕歸途口占一律205 寒窗懷舊(六十首錄六)205
蔡學遜207
故城207 題鈕孝廉其病207
蔡傳謹209
仙棗亭題壁(亭在黃鶴樓後)209
楊龍濟211
和江俁庭(錫爵)宣南旅懷詩211
朱裔昌213
贈曹芝隱先生213
沈承灃215
題仕女照鏡畫軸215
陳文瑞217
題陸海珊(邦光)棠蔭圖217
朱景澄219
訪曝書亭遺址219
張廷梅221
送牧庵旋楚221
王元鑑223
全唐詩話雜詠223 鐵獅行224
朱昇227
題王秋海水村圖227
戴光曾229
訪雪香主人晤嗣君夢花少年雅士也賦贈一首229 常山道中230
褚令德231
題戴秋水先生畫竹231
王錦233
題陸氏草堂233
計飴孫235
和陶貧士235
孟彬237
復雪237
朱埏之239
曉發海潭239
王綱241
題甫里先生集241
馬用俊243
山館納涼243 歸自橫山與張念修詵枝昆季誌別243
吳無忌245
登滕王閣有感245
潘潛昭247
秋夜懷友247
許之愷249
東湖泛雨249
朱紹穆251
聞雁懷青岑251 岳鄂王墓251
汪誦棻253
竹林寺同人賞菜花253
沈浩255
夜醉口占255 舟次硤石旅宿255 客夜偶成256
吾德沛257
秋鶴257
王楨259
南旺望宋公祠259 南唐宮詞260
岳鴻慶263
題王硯農徵士所藏忠武王玉印歌263
張金階265
暮春265
卜光裕267
閒居267
孫康濟269
魏塘竹枝詞269
王策271
草鞵271
姚楨273
寄張秋颿273 病起寄林雪巖273
吳鵬275
石佛寺東樓晚眺275 登華山275
王峻明277
題梅花帳額277
張元吉279
避亂江村作279 懷徐鶴舟279 戍上懷古(十四首錄三)281 沈侯滄州殉難詩282 哀姚小蘇(學蘇)283
方廷瑚287
題談緗卿女史花韻聯吟圖287
葛嵩289
靈隱寺遇李金瀾289
胡駿烈291
送沈希孟表兄赴黔陽學署291 秋燕291
樊鍾岳293
靈巖懷古293 陪孫古杉夫子(貫中)屠怡白先生(士杰)訪黃西齋(本中)溪口294
汪應鈐295
防汛雜詩295
胡文蔚297
舟行297
劉夢熊299
送春299 同許德水登弄珠樓懷陸竹泉趙朵山299
吳英301
雉子班301 題秋林覓句圖301
郁鼎鐘303
反游仙詩303
陶逢吉307
昇明橋晚眺307
張岳鎮309
秋懷四首309
汪守愚311
王郎歌311 六朝梅圖312 張簮階以修志事見惠佳章賦答313 題梅花和尚墓上畫竹石刻314 殉杖生芽歌314 黃梨洲遺硯為施擁百賦316 耿貞女詩317
馬又篯319
春日旅懷319
胡祖彝321
觀家蓮棠兄所藏陳鳴遠沙揑雙蓮酒杯二十韻示快士321
錢椒323
遣興323
王藎臣325
秋夜南湖泛月325
沈沆327
看月327
金集329
過老竹嶺遇雪329
戴咸弼331
奇功歌332 雜感334 二忠詩334 壬戌春赭寇入境孫生稷民(貽穀)率團練赴敵沒於陳335 余既弔張孫兩君為安固二忠詩徵同人題詠胡棣甫廣文復以薛茂才吳武科二君一赴水死一負母殺賊亦死大節懔然為四忠詩見示并屬補題二章336
錢寶廉339
題何蓮舫觀察滄海龍吟圖339 三哀詩341
倪葆辰343
贈王棗坡(景)343 題俞笑山(錦)北游詩草343
張陶詠345
宿正心堂與殿章上人夜話345
錢松347
秋齋閒興347 與竹坡348
朱浩349
題倪秋坪詞集349
周閑351
同徐孝廉維城夜泛西湖351 小九華山僧明儉扁舟來訪352
葉思澄353
壽李申耆先生353
王褧之355
揚州雜詩355 焦山雜詩356 金陵客感357 送高伯平(均儒)還鄉358 呈黃樹齋先生(爵滋)358
都承恩359
葉行鼓359 慨世篇360
孫傳椿361
新州竹枝詞361
孫爾根363
過岳倦翁故居363
沈雒365
偕蔡硯香(載棫)孫寶華(元培)訪黃葉村莊365
吳世美367
作客367
沈振鱗369
初冬即事369 自遣369
胡紹基371
不寐有感371
沈慶慈373
中秋夜懷劉蘊山373 中秋夜懷玉福兩兒373
錢智林375
山居晚步375
顔宗儀377
戲詠走馬燈377 過鄒縣孟子祠377
唐翰題379
虞山張君芙川(蓉鏡)出示杭州龍泓洞宋咸平間造象記拓本冊首七字為余外舅祖張叔未解元分書後有我師闕繖亭孝廉(鳴珂)及忘年至契陶鉏雲丈(琯)題跡眷念先輩棖觸于懷感賦四十字380 隨萬稚軒方伯(啟琛)渡江謁侯相曾制軍守風燕子磯口占用沈文愨登觀音閣韻時同治甲子九月二十一日也381
史蘭383
過翠雲精舍讀液川上人觀幻居詩留題383
徐蓉385
青籐先生小象題詞385
鄭載恩387
題王孟公桃谿漁隱圖387
錢聚煐389
不寐389 訪楊園隱居用周青士韻389
錢應濟391
索居391
吳延長393
題南野草堂詩393
屈茂垣395
立秋日寄吳蘇門395 晚泊硤石際曉游東山遇智標塔入碧雲禪室396 由慧力寺上紫薇山憇西廣福院396 題李聽雨蘆雁397 題楊利叔(象濟)修竹軒圖397 賃居花市張舍作398
蔡錫倉399
和家少峰兄題梅花峰圖399 秋日400
費金鑑401
秋曉泛舟401 留別桐鄉楊子映川401
褚璣403
早起灌園有感403
錢錦孫405
癸酉歲暮濮大青孫客定州獨酌感懷依韻寄和405 又和青孫冬夜四詠405
錢耆孫407
和項琴莊(乃登)明字韻407
周敏人409
贈仲子清409 二月客姑蘇夜起月色皎潔為友草文稿窗前有槐柳墳詩中及之409
陶公衡411
秋興411
戚士廉413
酒酣拔劍圖為廖楚臣明府(宗元)題即送其還楚南413
鄭靜蘭415
竹415 紅白梅415
蕭絮417
發新市417 夜發揚州418 薄霧418 月夜偕外子作418
共一百人。內明一人,寓賢一人,閨秀二人。此冊大部份從《兩浙輶軒續錄補遺》抄出,自張廷梅至禇璣,凡七十六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