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应新丰镇竹林村编写村志的需求,将许静观先生的手稿复印本六种找出,以备查检。这六种书为:
1. 《竹林》,许静观 收集,2010年2月手稿本。
全书分为十个部分,分别为:高级领导干部莅临竹林村;竹林第一个党支部和第一个党支部书记;新丰圹南地区(原竹林、净相两乡)行政区划变更;竹林历史人物《新丰文萃》读后札记;竹林现代名人榜(不完全统计);清官篇;名人事绩;民间传说;真实故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总书记2006年曾到竹林村视察环境卫生。
2.《竹林》,许静观 搜集,2014年2月手稿本。
本书为2010年版本的增补本。书前有“搜集者的话”,他说:竹林一个村的人文历史比较丰富,居新丰镇各村之首。如:历史名人80多人,其中举人12人,进士8人,(有名)清官4人。现代名人220多人,县级以上各部门90人。有博士2人,硕士7人(在读5人),留学美国2人,中科院公派出国1人。清官高以永在河南内乡县任知县,当地设有纪念馆。高以永对官民关系的论述,得到现在党中央领导的重视。高孝本在安徽绩溪任知县,被誉为安徽第一好官。还有明惠帝落难到嘉兴(到竹林高家埭招高逊志)的传说。此书还可作为《竹林八圩志》的续集。
3.《话说高家埭》,许静观 编印,2007年手稿本。
书前有作者自序:高家埭原名丁家浜,高家埭老辈人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先有丁家浜,后有高家埭”。高逊志祖上在元朝时,由江苏萧县南迁至此。明洪武时,高逊志任翰林院编修,后形成地名高家埭。解放初,是新篁区竹林乡政府驻地。1956年高级合作社时,成立高家埭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大公社时,为高家埭生产队。1961年,分为竹林公社后,为高家埭生产大队(村级,简称大队)。八十年代恢复乡村制后,为竹林乡高家埭村。1998年,竹林乡并入新丰镇,高家埭村并入竹林村。高家埭今属嘉兴市新丰镇竹林村。
另外三种手稿复印本,分别是:《聊吧》《民间故事》《中国历史年表》。不一一详细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