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到嘉兴博物馆,参观“近世通儒——纪念沈曾植逝世一百周年特展”。
展览“前言”中介绍:“2022年是沈曾植逝世100周年,嘉兴博物馆联合其他单位,以沈曾植的家族、为官、交友、成就等方面展示晚清一代大儒的‘为家孝子,为国纯臣,为世界先觉’之名。
本次展览共展出展品170件,大致分为以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展出家族成员的书画作品和沈家一些日常用品、女红绣品、家族墓出土玉器等。
第二部分展出沈曾植同年录、奏折、时政言语稿、论军制稿、论教育文稿等为官时期的遗稿,特别是在安徽任期时的很多珍贵照片和文稿都是首次展出;
第三部分展出好友致沈曾植书画、往来信札、拜帖名刺等;
第四部分展出其学术成就,内容涉及金石书画、诗词文学、舆地、律法、经史、佛学等。
寐叟先生不愧为‘道、咸以降学界之魁杰’。治学严谨博大,综览百家。经过一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沈曾植所追求的梦想和事业都已烟消云散,但他毕生追求的儒家风范和学术精神至今仍在影响后人。”
本次所见展品有:
1,沈氏两世棣萼遗墨合卷;
2,民国沈曾樾致沈曾植便签;
3,沈宗涵捐监生之户部执照(清道光十九年);
4,清光绪六年庚辰科同年录;
5,清光绪九年癸未科同年单;
6,清光绪二十一年沈曾植为甲午战争和议上密折草稿;
7,清沈曾植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编制沿革”;
8,清光绪二十九年沈曾植奏折副本;
9,清光绪三十四年沈曾植奏折封套;
10,清光绪三十四年沈曾植请光绪皇帝安奏折;
11,清光绪三十四年沈曾植请慈禧太后安奏折;
12,清光绪三十四年沈曾植上奏安徽地方情形奏折;
13,南京财政厅总务科致沈曾植信封;
14,清光绪沈曾植奏折草稿;
15,沈曾植在皖任禀帖草稿;
16,民国三年(1914)沈曾植议时政言语稿;
17,清光绪三十二年记优记过章程(安徽提学使任上);
18,王文成公祠 洋务局、派办处、发审局合照;
19,清康有为致沈曾植函册;
20,南京国立高等师范学校明信片;
21,沈曾植研究历代官制草稿;
22,清光绪沈曾植研究唐史提纲;
23,民国沈曾植手迹;
24,清沈曾植《条陈朝鲜五事》稿本;
25,清沈曾植研究《春秋》手迹一件;
26,民国八年(1919)沈曾植《李太夫人七旬寿启稿》手稿;
27,清沈自堂手抄《项金制艺合抄》《朱竹垞诗选》抄本;
28,清沈维鐈行书录陆游诗成扇;
29,清沈维鐈鸳湖书院课卷册;
30,清嘉兴县学沈维鐈课卷册;
31,清沈维鐈撰重修冷仙亭碑记拓本;
其余展品还有很多,没有一一记录。
另外,还见博物馆制作的沈曾植家族谱系。沈曾植父沈宗涵,祖父沈维鐈,曾祖沈自堂。兄弟四人,分别是:沈曾棨、沈曾植、沈曾桐、沈曾樾。胞妹二(早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