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1日。杨颖立先生到嘉图地方文献室,为图书馆赠送他新出的著作《沿着韭溪到宋代——江南人文手记》(杨颖立 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19年7月版)。
杨先生在“前言”中讲到了书名的由来。在嘉兴,韭溪是一条非常古老的河流,它与太湖的东部接通。韭溪也曾经是一条非常大的河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从唐代开始,韭溪就只是嘉兴城中一条市河而已。古时嘉兴城市的形成与发展都是沿韭溪而成的。根据现存清末“嘉兴城区市河示意图”,韭溪由嘉兴西门入城,到了韭溪桥处才折向北,旧的的局前河、倾脂河、北门市河,正是韭溪在城区向北的故道。这几段河道直至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才彻底湮灭。
杨先生认为,韭溪的繁华最终展现在集街上。集街旧时一直就是嘉兴的商业中心。它蜿蜒里余,傍河而建,这条河即韭溪,是古人“择水而居”最典型的城市形态。嘉兴,地处江南水乡,韭溪在城中的盘桓更显水乡特质。集街,北宋政和三年(1113)时曾用砖砌街。到了南宋嘉泰元年(1201)时,用石重砌,砖街成了石板路。直到元代,集街还被称为“大市官街”。集街一直是非常繁华的去处。
关于本书的写作缘起,杨先生在“后记”中介绍:“2009年,因约稿,与《哪里》杂志才女编辑姚金英闲谈,说起想定一些与集街有关的文章,一拍即合,从此《哪里》杂志有了一个名为‘集街轶事’的专栏,不想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几年下来也写了五六十篇文章。今在上海书店出版社编辑解永健老师的建议下,重新整理,结集出版,并提议定书名为《沿着韭溪到宋代》。我觉得这个书名更切文意,更有想象空间,更有历史厚重感,也更有穿透力。”
如今,《哪里》杂志已不易得见,图书馆也仅保存有一套,变成难得的地方文献了。幸好,我们还有这本《从韭溪到宋代》,保存了杨颖立先生关于集街、关于地方文化的一些文章。在此推荐给大家,与读者诸君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