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赠《马牧港的前世今生》一种四册

获赠《马牧港的前世今生》一种四册

4月14日上午,嘉图地文室恢复接待读者的第四天,方建明先生来到地方文献部,捐赠《马牧港的前世今生》一种四册。方建明 著,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21年9月版。感谢。
封面折页上的作者介绍为:方建明,1961年12月生,浙江海宁马牧港蔡家埭人,中共党员。高中毕业后务农六年,先后在长安公社牧港大队、许村公社、中共海宁市委办公室、海宁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中共平湖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嘉兴市行政审批办证中心、嘉兴市物流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嘉兴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任职。现已退休。


“前言”中介绍:马牧港,古称“马牧”,约占如今海宁市长安镇金港村一半的土地和人口。方圆不过一二里。有码头功能。在现代交通兴起以前的约三百年时间里,马牧港是钱塘江北岸的一个江河联运码头、人货集散之地,曾经相当繁荣。书中所称的“马牧港”,指的是包括马牧港集镇在内的原牧港大队,及与马牧港集镇紧挨着的胡斗村庙前埭、谢家埭、胡家兜三个自然村落。“马牧港集镇”,指的是东到马弥庙、西到积谷桥、南到鱼鳞石塘、北到翁金公路的马牧港自然镇。


全书主要内容有:地名的由来;历史沿革;兴起与衰落;曾有的大户与名人;道路、河流及桥梁;寺庙庵坛;其他历史古迹;教育、科技和群众文化;20世纪70年代的大队、生产队和农户;20世纪70年代的社员生活;曾发生过的突发事件;民风民俗;常用方言俚语;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党政组织;2021年的马牧港。共十五章。


关于马牧港名称的由来,作者分析:马牧港南面原来是大片大片的沙洲,当时称南沙。南沙一带有十座山,曾经是狩猎场和马场,一直持续到清代。因此,把马场旁边的河流定名为“马牧港”,也就顺理成章了。


马牧港的区域面积约1.8平方千米,12个自然村,1个自然镇,14个村民小组。2020年底,共有总户数507户,1982人,可耕地约1750亩,河流、池塘、浜兜等水域面积约200余亩。


该书的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中,归类入乡镇地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