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下午,老南堰吴先生到地文室,先是领取了五册《味书轩》第33期,上面有他撰写的《南堰忆》文章一组。吴先生说:“近年来,我一直在呼吁保护老南堰原址的事情,效果不太理想。有关部门认为,已经在南湖天地设立了‘南堰新景’。其实那个位置根本不对。”
随后,小辉引荐吴先生认识政协委员郑老师。郑老师仔细听了吴先生的诉求,记录下相关的资料,表示还需要经过更多的学习、实地探访勘查,最后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可以提交给政协的提案。如果能正式立案,那么会有专门的部门来督办此事。
吴先生离去后,发来他在南堰原址拍的小视频。看到原址只有树木、草地、绿道,已经看不出南堰老街的任何遗迹。老南堰的位置,从会景桥东堍南侧,沿湖(海盐塘)至新南堰桥一带都是。
吴先生还发来一段资料,其中讲到(以下为原文引用):
2002年12月10日,老南堰拆掉后,这一大块地就一直荒芜着。后来北面入口处种了点树,在老南堰街路地基上铺了路。地块区域中间大片地,一直是杂草丛生。
这次南堰地块又被围挡后改造了一下,无非里面多铺几条小路,湖边路边新种了几棵樱花树。幸好,通往原毛纺厂大门口的大道两旁,法国梧桐树(没被改造掉)仍保留着,也算留了点念想。见到老法国梧桐树,自然还原浮现当年毛纺厂工人上下班的场景和儿时玩耍的各种场景。
南湖风景区会景桥南侧老南堰区域是一块风水宝地,总感觉不像别的地方得到上面足够重视,没有设计好利用好。那么好一块地,似公园又不像公园。环顾四周,既没有让路人息一息、坐一坐的长靠椅子,也没有个驻足一下、休憩一下的亭子或长廊,老南堰人无驻足之地。
湖滨路提升改造后的“南湖新天地”已开业。原来南湖路留有大盐仓桥;原来盐仓街留有陈家洋房;原来绢纺厂留有(厂大门口北侧的)清水墙红房子和锯齿印建筑样式的老厂房;原来南湖中学教学大楼不变,成了南湖书院;原来毛纺厂只留了个七十年代的老水塔;老南堰(包括探花湾)却没留下丁点印记,南湖天地四大板块之一的所谓“南堰新景”,“南堰”二字都没见到。
建议(大家呼吁一下),在老南堰地域,沿湖边修建水榭,或在地块中心修建纪念亭或长廓之类。榭亭长廊的名字可以用“南堰”命名,也可用老南堰人、嘉兴地方掌故名人吴藕汀的名“藕汀”和号“药窗”命名,以示传承和纪念,为千年古街南堰留下一点记忆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