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昨天上午,有一位胡先生来到地文室。大约七十岁,个子高高大大,一口天津口音。他提出要看看嘉兴这边的王氏家谱,并陆陆续续介绍了自己的情况。
他说,自己出生于1952年,今年71岁了,从小在天津长大,但是出生在上海。父亲解放前在上海开纱厂,自己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所以自己的小名叫“小三儿”。不过呢,在两岁多的时候,他父母离婚,把他抛弃了。这时候,他的养母把他带到了天津,从此就跟养父养母在一起,开始了在天津的生活,直到退休。 所以他姓胡,他父亲姓王。现在自己想找到自己亲生父亲、以及哥哥、姐姐的信息,只知道他们的籍贯好像是嘉兴,但是别的信息都不知道了,连他们的名字也讲不出。自己在上海生活的两年多,又因为年龄太小,根本没有任何记忆。这次来到嘉兴图书馆,是想看看本地的王氏家谱,是不是能够找到自己祖上更多的信息。
小辉给他提供了《(海宁)安化王氏家谱》《(上虞)高泾王氏家谱(首纂)》《(南郑)碑坝三槐堂王氏族谱》,供他参考。胡先生表示,大概翻阅了一下,目前的问题是他对先祖的名字一个都不知道,就算家谱上面有他先祖的名字,他看见不也不知道这就是他的先祖。所以还是要先着手调查自己的身世,再来嘉兴查找家谱资料。
另外,因为目前所知的信息太过有限,所以又向他提供了两条寻亲思路:
第一,到上海公安局,通过户籍查询,看是否能找到自己迁移户口的资料。再留下DNA资料,用于在公安的数据库进行比对,看是否能通过血缘关系找到自己的亲人。
第二,到上海图书馆,那里有历史文献中心,可以请工作人员帮忙查找1952年前后,上海所有的纱厂经营资料,数量可能在几十家。再逐个找到创始人的资料,并找出其中姓王的办厂老板。
胡先生表示这两条思路很好,他会去相关部门试一试,若能获取更多的信息,再来这边继续查找家谱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