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下午,刘先生咨询,1911年绘制的《南湖采菱图》,尤季良 画,题跋为“辛亥长夏,碧梧馆主画。”这个尤季良的生平资料能查到么?
先查“读秀”,在丰箫著的《现代中国社会中的乡村教育 浙江省嘉兴地区乡村小学教师研究》中有记录:“光绪三十年(1904),尤季良在北门仓桥独资创设启秀女子两等小学堂。”说明尤季良这人热心地方教育事业。
在《嘉兴市文史资料通讯 第22辑》中,李馥承《国民党在嘉兴的一些派系斗争》中记载:“1927年,何应钦的北伐军克复了嘉兴,师长薛岳和他的政治部在嘉兴驻扎了一个时期。……士绅、政客,摇身一变,成为三民主义的信徒,其中如尤季良、顾企先、方英(女)和陆初觉(当年代表嘉兴商界)等尤为活跃。”说明尤季良喜欢参与政治。
另外,1911年12月,尤季良还曾跟随海宁硖石商团,组成一支400多人的工兵队伍,出发到南京。旋奉令统一编制,编为北伐军第八师交通团铁道营。营部人员为:文牍朱起凤、书记柏志夫,军需尤季良,总务黄咏森。见吴欣木《辛亥革命时期的硖石商团和工兵铁道大队》一文。收录于《辛亥革命回忆录 第4集》(文史资料出版社,1963)。这说明尤季良还曾参与过辛亥革命。
以上三条是同一个“尤季良”么?大概率是。至少目前不能排除这个可能。
除此之外,还查得另外一位尤叔良的信息,费了颇多功夫进行考证。理论上,尤叔良应该是尤季良的三哥。尤家应该有四兄弟,按照“伯、仲、叔、季”进行排行。
查傅逅勒先生的《嘉兴历代人物考略》,其中介绍:[尤桐]字叔良,一字于冈,号师六,嘉兴梅里王店)人。清末民国初诗人、画家。邑诸生潘雅声弟子。工画仕女。著有《师六诗钞》见《梅里志》卷 11,《续梅里诗辑》卷 6,《寒松阁谈艺琐录》卷 5。
咨询了王店镇志办的梅晓民老师。梅老师回复:是不是有两个尤桐?收录在《梅里诗辑》和《续梅里诗辑》中的“尤桐”,选入的是从元末到清代道光年间的梅里诗人作品,所以,这个尤桐应该是道光末年前的人物。《梅里志·艺术》里的“尤桐”,列在许灿子许坚条目里,许坚也是道光末年前的人物。而《考略》中有关尤桐的资料中,有“清末民初诗人、画家”,“潘雅声弟子”等信息,与上述资料不相附。
再向傅逅勒先生求证,回复说,确实是两个尤桐。第二个尤桐的资料为:字叔良,嘉兴人。清末民国初画家。潘雅声弟子。工画仕女。惜早卒。见《寒松阁谈艺琐录》卷五。
查《寒松阁谈艺琐录》,在卷五“潘振镛”“潘振节”条目里,确实有一句话:“雅声及门颇盛,而最著者为尤叔良桐,惜其早世。”考虑到尤季良也会画画,可能就是受到了三哥尤叔良的影响。兄弟同时就学于潘雅声(振镛),也是很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