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穆湖(穆溪)的资料

3月14日。下午,嘉北街道金女士到地文室,查阅与穆湖(溪)有关的历史文化资料。
查《光绪嘉兴府志》卷十二“山川一”,有记载:
穆溪,一名穆湖,又名穆和溪。在县西北三里。此水接上谷湖,入太湖。《至元志》:据吴志,上谷湖在治西南六十里,西受硖川之流,则与今穆溪远不相属。今之穆溪,在郡北运河之右,仅长三里许。赵《图记》谓:漕渠出杉青闸,受穆溪水是也。距太湖亦尚远,盖源流均失故处,未可泥古以求耳。
水中多龙骨,俗传龙蜕于此。秀水李志:宋张尧同诗:静练明田外,源流笠泽通。不因逢岁旱,谁识济时功? 国朝朱彝尊《棹歌》:穆湖莲叶小于钱,卧柳虽多不碍船。两岸新苗才过雨,夕阳沟水想溪田。
此外,已过世的徐元观先生,出版有《难忘乡愁:嘉北故事》一书,吴越电子音像2018年版。
根据书中介绍,“嘉北”这个名字倒是并不久远。1956年,双南乡、马河乡合并成嘉北乡,距今还不到70年的历史。在古代,现嘉北街道的大部分地方属于永乐乡的管辖范围。
该书共分为九章,分别为:悠悠嘉北,江南水乡,村落密布,风俗民情,兴学重教,历史遗迹,人文景观,故事传说,集散之地。
书中对穆河溪、来字圩、顾家浜、红菱浜等处,均有详细的介绍,可资参考。

秀州中学120周年校庆资料

3月10日。中午,上海师大岳钦韬老师来地文室,谈到南堰老街的纪念性保护、塘汇街道太平桥桥东老街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开发的相关文化资源、“嘉兴三杰”等一些概念性提法的内涵界定,等等。此外,还向嘉图赠送了《我是秀中人:嘉兴市秀洲中学文集》一书。感谢。
该书由金玉荣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2021年第二次印刷。卷首附有1914年的秀州书院合影图、1934年教职员合影、秀州中学抗战八年四千里流亡图等历史图像。全书分为四个篇章:师长篇、校友篇、学子篇、文艺篇。后有“附录”,收录三篇文献,分别为“秀州中学建校一百二十周年办学成果展示活动暨校友会成立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一号公告”“二号公告”,“振兴母校,万众一心正待我辈;祝福秀州,历经百廿永放光辉!”
此外,近期岳老师陆续捐赠的有关秀州中学的资料还有:
一,《立学读书》(嘉兴市秀州中学初中部 编,自印本)。
嘉兴教育学院徐玉根先生撰写前言“让阅读庄严而美好”,其中讲到: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人们接受信息和娱乐的方式增加,电视、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等,通过精彩影像和智能化功能,给学生更多高强度刺激。纸质书这种单一的静态阅读方式,已经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因此,在当下,……有赖于全体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在教师带领下,引导学生最终“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二,《为了那一刻》(歌曲CD,嘉兴市秀州中学初中部出品),宋可夫 作曲,杨小勇 演唱,杨民杰为MV编导摄制。封面印有:谨以此片纪念秀中杰出校友“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人民科学家程开甲院士。
三,《永矢莫忘休:嘉兴市秀州中学校友会成立一百周年纪念册》,2020年12月编印,内部资料。
四,宣传单三张:《为了那一刻》原创歌曲首发仪式暨秀州中学初中部复兴工程推进大会(2023年2月18日);校友基金会揭牌仪式暨校友会会员代表大会(2023年3月5日);校友基金会捐赠办法。
五,商人龙在秀州中学校友基金会启动仪式暨24届校友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服务母校 服务校友 是校友会工作永恒的主题(2023年3月5日)。
六,秀州中学120周年文创帆布袋。

8号所见地方资料一批

3月8日。上午,高兄周伟来,为嘉图捐赠三册地方文献,分别是:《硖石米市记忆&湘湖印象:朱祥华、高生良书画作品展》(2017年)、《嘉兴市本级市民出行指南》(2022年)、嘉兴市体育运动委员会翻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1995年)。感谢。
另外,高兄还带来一批新近买到的地方资料,一同观赏。主要有:
一,老照片三张:嘉兴南湖留影(1967年)、烟雨楼前留影、红船旁留影;
二,国营红卫照相服务部附设南湖摄影部南湖纪念照的照片纸袋;
三,民丰中苏友好协会会员证(1952年11月);(会员入会志愿书内容为:我相信苏联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中苏友好合作,对建设新中国和保卫世界和平是有力的保证。我志愿参加中苏友好协会为会员,为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友好合作而努力。)
四,嘉兴市高校招生委员会工作证(1983年);
五,秀城区人大选举工作证;
六,浙江省嘉兴区产院门诊券(1955年);
七,国营红旗照相照片纸袋(嘉兴建国路300号,电话:21号。新塍分店:新塍工农桥);(照片袋上附有毛主席语录: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
八,嘉兴县嘉兴镇革命委员会向嘉兴石油公司开具的介绍信(1978年7月),内容是六八年至六九年有关土地平整经济政策的处理;
九,嘉兴蜜饯厂驳运费证明单(运输站承运,1979年11月);
十,嘉兴电影院欢度1989年春节电影招待会招待券,招待电影:《枪从背后打来》,时间:八九年一月廿八日、廿九日下午;
十一,浙江省赤脚医生证(嘉兴县嘉兴公社徐王大队章建生,1980年5月);
十二,嘉兴市1982年最佳邮票评选纪念“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年”明信片;
十三,图书《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故事 歌谣 谚语卷》,海宁市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1989年自印本。

《梅里诗综》与《梅里词综》

3月8日。下午,到王店镇政府史志办。梅晓民老师接待,并为嘉图赠送最近新出的《梅里诗综》《梅里词综》各八套,感谢。捐赠编号为:DF2023012。
两书主编均为梅晓民老师,中国文史出版社2022年12月版。董宇佳、竺杰、于能作序。硬封面精装本,带函套。一套共四册,定价450元。
《梅里诗综》共三册,第一部分(上册、中册)为《梅里诗辑》,许灿 编。第二部分(下册)为《续梅里诗辑》,沈爱莲 编。
《梅里词综》,第一部分为《梅里词辑》,沈爱莲 编,清同治间朱格清写底稿本,台湾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印行。第二部分为《浙西六家词选》,具体有:《江湖载酒集》(朱彝尊)、《秋锦山房词》(李良年)、《耒边词》(李符)。(清)龚翔麟(1658—1733)辑,康熙间钱塘龚氏玉玲珑阁刻本。
“后记”中介绍了两书的整理缘起:2020年下半年,《王店镇志》编辑完成,在等待出版这段相对空闲的时间里,编撰人员放弃休息,着手编纂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诗歌总集《梅里诗综》和《梅里词综》。
还讲到了编纂过程:首先在国家数字图书馆等网站下载《梅里诗辑》《续梅里诗辑》,以及《梅里词辑》《浙西六家词》等古籍,然后将内容录入电脑。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初步完成有着1542页古籍、将近60万字的文字转录工作。
2021年12月,根据上级要求,原《王店镇志》编辑部解散,其中二位编撰人员撤离,另外二位留下来继续工作。接下来是断句和加标点。因古籍的印刷质量问题,有的地方字迹模糊难辨,经两个版本的对比和嘉兴市图书馆的帮助后,仍有一些不能辨识的字,则采取打空格的方法处理。

关于南堰老街保护

3月7日。下午,老南堰吴先生到地文室,先是领取了五册《味书轩》第33期,上面有他撰写的《南堰忆》文章一组。吴先生说:“近年来,我一直在呼吁保护老南堰原址的事情,效果不太理想。有关部门认为,已经在南湖天地设立了‘南堰新景’。其实那个位置根本不对。”
随后,小辉引荐吴先生认识政协委员郑老师。郑老师仔细听了吴先生的诉求,记录下相关的资料,表示还需要经过更多的学习、实地探访勘查,最后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可以提交给政协的提案。如果能正式立案,那么会有专门的部门来督办此事。
吴先生离去后,发来他在南堰原址拍的小视频。看到原址只有树木、草地、绿道,已经看不出南堰老街的任何遗迹。老南堰的位置,从会景桥东堍南侧,沿湖(海盐塘)至新南堰桥一带都是。
吴先生还发来一段资料,其中讲到(以下为原文引用):
2002年12月10日,老南堰拆掉后,这一大块地就一直荒芜着。后来北面入口处种了点树,在老南堰街路地基上铺了路。地块区域中间大片地,一直是杂草丛生。
这次南堰地块又被围挡后改造了一下,无非里面多铺几条小路,湖边路边新种了几棵樱花树。幸好,通往原毛纺厂大门口的大道两旁,法国梧桐树(没被改造掉)仍保留着,也算留了点念想。见到老法国梧桐树,自然还原浮现当年毛纺厂工人上下班的场景和儿时玩耍的各种场景。
南湖风景区会景桥南侧老南堰区域是一块风水宝地,总感觉不像别的地方得到上面足够重视,没有设计好利用好。那么好一块地,似公园又不像公园。环顾四周,既没有让路人息一息、坐一坐的长靠椅子,也没有个驻足一下、休憩一下的亭子或长廊,老南堰人无驻足之地。
湖滨路提升改造后的“南湖新天地”已开业。原来南湖路留有大盐仓桥;原来盐仓街留有陈家洋房;原来绢纺厂留有(厂大门口北侧的)清水墙红房子和锯齿印建筑样式的老厂房;原来南湖中学教学大楼不变,成了南湖书院;原来毛纺厂只留了个七十年代的老水塔;老南堰(包括探花湾)却没留下丁点印记,南湖天地四大板块之一的所谓“南堰新景”,“南堰”二字都没见到。
建议(大家呼吁一下),在老南堰地域,沿湖边修建水榭,或在地块中心修建纪念亭或长廓之类。榭亭长廊的名字可以用“南堰”命名,也可用老南堰人、嘉兴地方掌故名人吴藕汀的名“藕汀”和号“药窗”命名,以示传承和纪念,为千年古街南堰留下一点记忆载体。

朱生豪参与编印的两本字典

3月6日。上午,收到北京王钲云先生通过中通快递寄来的两种文献:《英汉(求解、作文、文法、辨义)四用辞典》,以及《英文(文法、作文)两用辞典》。两种文献均为民国时期(1946年)世界书局印行。感谢。
五天前(1号),王先生打来电话,说他有两本英汉辞典,是朱生豪参与编印的,可以捐给嘉兴图书馆。询问他是否需要捐赠证书,回答说不用了。
这本《英汉四用辞典》,河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张建辉老师也曾捐赠过一册。并且,还撰写有一篇文章,《不尽的缘分——朱生豪参编<英汉四用辞典>入藏嘉兴市图书馆记》,发表在《味书轩》第20期上。额外说一句,该期杂志已经全部赠送完毕,是《味书轩》各期中最早赠送完毕的一期。
张老师在文章中考察了辞典的编纂经过。他说:核检吴洁敏、朱宏达的《朱生豪传》,在“第五章 走向社会”的“世界书局”一节,有胡山源的回忆:当时世界书局的英文编辑部计划出版一系列英文书刊,并准备编写几部汉英词典,急需英文编辑人员,他托杭州之江大学教务长黄式金代为物色,黄式金推荐嘉兴秀州中学英文教师詹文浒,胡山源推荐之江大学1933年应届毕业生朱生豪,到世界书局英文部工作。胡山源在之江大学教书时,虽没有直接教过朱生豪,但认识他,知道他中英文都好,是全班第一。朱生豪到世界书局后接手的第一件事,就是参编《英汉四用辞典》,“这本词典所收词条不多,但相当实用,后来在香港还重印过,影响不小。”
北京王钲云先生捐赠的这本辞典,扉页有签名:“席少霖,1947年夏”。有印章三枚,分别是:席少霖印(朱文方印),王班藏书(白文方印),王班之印(朱文方印)。

大涵书店来访

3月2日。下午,大涵书店吴启明、彭智磊来地文室小坐,赠送《出版图书目录》一册。
介绍他们近年出版的《浙江家谱丛刊》《两浙艺文志辑刊》​《两浙藏书志辑刊》等书。
​又谈谈近况,讲讲新冠阳康的经历。吴总说,很久没有见到范笑我老师了。于是小辉拨通电话,范老师说他正在少年路老图书馆的退休职工活动室,跟金海洪在一起。
开车过去,小辉搭车。停在老图书馆北边天宁寺街(平家弄)临时改造的停车场,再步行到少年路。这里已经升级改造为步行街。自2022年6月改造好之后,这还是第一次到这里来。路中央竖起了一座金碧辉煌的铜棺塔。
走到老图书馆最里面的退休职工活动中心,见到金海洪、范笑我、钱建强等退休同事们正围坐聊天。见到我们三位来,现场已经不太坐得下,钱老师及夫人跟我们打了个招呼,即告别离去。
范老师向金老师介绍大涵书店的两位,是从杭州三联书店时期就与嘉图结下的缘分。又向两位介绍金老师的传奇经历,谈金老师从东北到嘉兴的经历、绘画创作经历、国际获奖经历,等等。
金老师在这里养了一只小母猫,名叫“十九”。长得很好,膘肥体壮。
至下午四点半,告别离去。临别时,金老师赠送两本画册,一本是《心之极:王新妹南北极摄影作品展》,还有一本是《浙江省群文美术文旅融合写生优秀作品展作品集》。

寻秀州书票,见嘉兴史料


3月1日。下午,行知小学康先生来地文室,预约查找秀州书局藏书票。他近年来花费相当多的时间来收集,总共有三百多张,目前还缺13张。
这缺的13张书票目录为:
发行日 书票号 书票内容
1994.8.2, 5(2-1) 1932年韩国八位高级领导人在南湖游船上开会
1994.9.10, 6(2-2) 冰心题写的“秀州书局”
1994.10.6, 7(2-1) 画家蒲华作品 1
1994.10.6, 7(2-2) 画家蒲华作品 2
1994.11.3, 8(2-1) 画家张子祥
1994.11.3, 8(2-2) 张子祥作品
1995.3.10, 4(1-1) 丁聪漫画:浙江省作协主席叶文玲头像
1995.5.1, 7(1-1) 宋孝宗与嘉兴
1995.7.22,10(1-1) 嘉兴三塔——大运河的代表
1997.7.20, 8(2-2) 黄裳书吴梅春《鸳鸯湖》诗句
1997.8.10, 9 (2-2) 青年画家高巍立素描《作家》
1999.9.4 ,9(2-1) 杨伯润山水画
2004.2.27, 2(2-2) 连升三级(黄才祥摄自嘉善西塘烧香港)
康先生说:据范笑我老师说,在九四、九五年的档案里,这两年的书票都夹在一本相册里面,是一本窄长的相册。
不过在新老档案室寻找一番,均无收获。只能另外再想办法。
另外,当天上午,海宁高兄周伟来地文室,出示近期收到的资料一批。主要有:
1,嘉兴县王店中学民兵营组织机构及编队名单(1973年11月20日);
2,王店中学党支部在嘉兴县民兵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发言材料(1973年9月);
3,民丰造纸厂船牌纸粕辊产品说明书;
4,海宁市粮票、油票(1992年);
5,八字人民公社天福4队集体贷款申请书、农业放款借据(1963年5月26日);
6,兴建南湖革命纪念馆捐款纪念卡(1991年7月1日);
7,上海铁路局客快卧代用票(1979年8月12日);
8,海宁市长安镇豆制品票(1991年3月);
9,海宁名人台历(2013年);
10,浙江嘉兴南北湖之旅(旅游宣传册);
11,共青团嘉兴县委员会关于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决定(1973年5月28日)。

寿剑刚《闲思杂忆》

2月28日。早上,嘉高老校长徐新泉先生发来微信:“寿剑刚老领导的书到了,2本书我放在嘉高传达室,烦你来取一下。”上午请同事程金金去取回。
《闲思杂忆》,寿剑刚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22年12月版。
封面折页中有作者个人介绍:寿剑刚,高中毕业下乡插队,恢复高考后考入杭州大学政治系,毕业后一直在各级党政机关工作,曾任嘉兴市秀洲区区长、嘉兴市委副书记、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等职,现即将退休。工作之余,偶尔码字。
全书分为四篇章:思念篇,好为人师篇,往事篇,演讲篇。共收录文章17篇。
作者在“自序”中大致介绍自己的写作初衷。一是纪念先人。二是传授经验。三是为了记录自己人生的某些重要片段,比如写高考和任职秀洲区区长时的那几件事,既有个人的记录价值,又有社会的口述史价值。四是为了跟自己对话。
这些文章中,“往事篇”的史料意义最大。具体篇目有:我的两次高考;秀洲区二三事;我与孔方兄的那点事儿;与电影同行的日子;春日私语。
其中第110至115页,讲到了秀洲区改区名的过程。秀洲区原名郊区,1998年底,改区名一事提上了议事日程。经过集思广益,选定了“秀州区”的名字,结果报上去后到了省民政厅卡住了。说,县一级建制不能称州,地市建制才能称州。作者说前面不是有鄞县改鄞州、嵊县改嵊州嘛。厅长又说,这两家称州,有人提意见了,往后不能再称州。于是,在厅长的建议下,州字前面加了三点水,用了“秀洲”的名字。

嘉兴安澜桥与通津桥名字的来历

2月24日。地名办应先生通过浙政钉咨询:“我们正在编写《嘉兴市辖区地名志》,在整理文件过程中,有2座桥梁的地名含义与许瑶光诗词有关。能不能麻烦你帮忙查找一下它具体的诗句?”
应先生随后提供两则资料:
安澜桥,位于岗山路,跨后浜河,长 52 米,宽18米,简支梁板桥。用原嘉兴知府许瑶光诗词中的词汇命名桥名。
通津桥,位于岗山路,跨和风港,长 30米,宽 24 米,简支梁板桥。用原嘉兴知府许瑶光诗词中的词汇命名桥名。
小辉查阅了《许瑶光诗文注评集》(许维格 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18年版),在第248页找到一首诗:《黄河》(同治十二年)。其内容为:
流不尽塞北沙,注不满东海涯。浑浑泡泡数万古,春涨桃花秋桂花。
博望寻源究何补,黄金买土作防堵。豫兖青徐无泛流,频年庆衍安澜谱。
治源不如治流,防春不如防秋。元圭告成究何日,怅望苍天赐九畴。
如是,则“安澜桥”名字出处应当在此诗中。
“通津桥”之桥名,查阅全书,未能找到出处。如有朋友知晓,欢迎告知。